2008/09/29

鏡頭“發色”與調整

在機身的設定、環境設定全部相同的拍攝條件之下,不同鏡頭所產出的色彩差異,一般稱為「發色」。

以下四張圖,使用Canon EF 50mm f/1.8、Sigma 17-70mm f/2.8-4.5 Macro、Tamron 18-200mm f/3.5-6.3、Canon EF 18-55mm f/3.5-5.6,機身為20D,在焦距50mm、光圈f/5.6、快門0.6秒下拍攝。全部以RAW檔拍攝,在DPP中轉成JPEG檔。

Canon EF 50mm f/1.8
20080929_IMG_9841_50mm_1.8
Sigma 17-70mm f/2.8-4.5 Macro
20080929_IMG_9842_Sigma_17-70mm


Tamron 18-200mm f/3.5-6.3
20080929_IMG_9843_Tamron_18-200mm


Canon EF 18-55mm f/3.5-5.6
20080929_IMG_9844_18-50mm

 

主觀色彩感受

我的螢幕並沒有校色,我是以這些照片在我的Thinkpad X32的色彩表現,進行主觀的比較。我最喜歡EF 50mm f/1.8所拍出來的色彩,因此,EF 50mm f/1.8是主觀色彩比較的基準點。

以50mm f/1.8的顏色為基準,注意看兔寶寶的臉頰與大熊的額頭,可以看得出來Sigma 17-70mm f/2.8-4.5 Marco的偏黃特性。

拿Canon EF 50mm f/1.8與Tamron 18-200mm的顏色呈現相比較,可以看得出來Tamron 18-200mm對比較強,顏色表現較暗淡。我最不喜歡Tamron這顆鏡頭的色彩表現,因為拍起來感覺髒髒暗暗的。Canon EF 18-55mm f/3.5-5.6則是對比弱,顏色看起來最淡,口味清爽。

針對Sigma 17-70mm f/2.8-4.5 Macro…

Sigma這顆鏡頭的偏黃問題,在人像的拍攝上,是比較頭大的問題,因為皮膚會呈現臘黃色。這是未經調整的RAW轉成JPEG的結果:

20080929_IMG_9856

我自己入鏡,讓大家看看膚色的差異。原始拍攝的照片,因為曝光不足,且沒有對到焦,所以有點暗(大概得拉高EV至+0.74)、有點糊。不過,我的重點在於膚色的呈現。

我一開始使用Sigma 17-70mm f/2.8-4.5 Marco時,以為是這顆鏡頭的對比呈現比較強,所以,嚐試在DPP中降對比。然而,皮膚的蠟黃色仍沒有太大改善。

20080929_IMG_9856_0

 

只好在DPP中套用看看風格樣式(picture style)試看看。首先,先套用肖像模式。

20080929_IMG_9856_p

好粉紅啊…不喜歡。

 

套用中性模式:

20080929_IMG_9856_n

好蒼白啊…不喜歡。

 

使用日本攝影師小山壯二製作的New Standard(下載):

20080929_IMG_9856_NS

Good! 這是我最能接受的膚色了!小山壯二的New Standard的紅色調似乎有加強,因此肌膚的色澤呈現較粉嫩。

小結:

Sigma 17-70mm f/2.8-4.5 Macro有方便的焦段與不錯的解像力。然而,在人像拍攝時,那個怪異的色彩實在令人吐血三升不止。因此,帶這個鏡頭出門拍照,一定要拍RAW,以便回家後在電腦上調整色彩。小山壯二的New Standard風格,很適合校正這個鏡頭在人像拍攝的可怕色彩。

0 comments: